蒹葭(ㄐ|ㄢ ㄐ|ㄚ)蒼蒼,白露為霜。所謂伊人,在水一方。
溯(ㄙㄨˋ)洄從之,道阻且長。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央。
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(ㄒ|)。所謂伊人,在水之湄(ㄇㄟˊ)。
溯洄從之,道阻且躋(ㄐ|)。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坻(ㄔˊ)。
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。所謂伊人,在水之涘(ㄙˋ)。
溯洄從之,道阻且右。溯游從之,宛在水中沚(ㄓˇ)。
【註釋】
- 蒹葭:荻草與蘆葦。
- 蒼蒼:茂盛的樣子。另一說為老青色。
- 白露:秋天的露水。
- 霜:接近地面的水蒸氣,遇冷而凝結成白色的結晶顆粒。
- 所謂:所說,這裡指心裡所想。
- 伊人:那個人,指所想念的人。
伊:第三人稱代名詞,相當於「彼」、「他」。 - 一方:一邊、一旁。
- 溯洄:沿著曲折的水道逆流而上。
洄:蜿蜒曲折的水道。 - 從:尋找、追尋。
- 之:他。
- 阻:險阻,指道路崎嶇難走。
- 溯游:順流而下。
游:同「流」,指直流的水道。 - 宛:宛然、彷彿。
- 央:中間、中心。
- 萋萋:同「淒淒」,草茂盛的樣子。
- 晞:蒸發、乾燥。
- 湄:水邊、岸邊。
- 躋:登上、升上。指地勢越來越高。
- 坻:水中高地。
- 采采:美好、繁盛的樣子。
- 未已:未止。指白露未乾。
- 涘:水邊、岸邊。
- 右:不直,繞彎。指道路迂迴彎曲。
- 沚:凸起水面的小塊陸地。
蒹葭是秦風第四篇共三章,每張八句,都是賦體。
這 是一首抒情小詩,每章的開頭都採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,通過寫所見之景,造成一種縹緲空靈的抒情意境,籠罩全篇。蒹葭、白露,是兩種最能渲染深秋淒涼氣氛的 自然景物,詩人不惜用濃墨重彩,反覆進行描繪,使整個詩篇都充滿了「涼」意,這就有力地襯托出他尋人不見,不免有些淒婉和惆悵的心境。而且也增加了詩的藝 術感染力量。
作者在深秋時節看到滿地一大片的蘆葦花,一時心中有無限寂寥之感,想起遠方的 伊人,而所謂的伊人,不是一般稱呼,當指與詩人關係親密,為詩人崇敬、熱愛而未曾須臾忘懷的人。可能是情人是朋友,為一首懷友之詩。
首章「蒹葭蒼蒼,白露為霜」試看,那生長茂密的蘆葦已呈現出蒼青的顏色,那晶瑩透亮的露水珠兒已結成了白刷刷的霜花,這分明是深秋清晨的景色。第二章「蒹葭萋萋,白露未晞」寫的是旭日初生,霜露漸融之狀。第三章「蒹葭采采,白露未已」寫的是陽光普照,露水將收的時刻了。
詩 篇採用了重章迭句形式,第二、三兩章的內容與首章基本相同,個別詞語的變換,避免了詩的板滯,增加了韻律的和諧美,也使詩意稍有遞進。同時,反覆詠唱,使 詩所表達的感情愈來愈強烈。如「蒹葭蒼蒼」、「蒹葭萋萋」、「蒹葭采采」這三句就寫出蘆葦的顏色由蒼青而萋青,由萋青而泛白,一步一步把深秋淒涼的氣氛渲 染得越來越濃,烘托出詩人當時所在的環境十分清冷,心境十分索寞。
「白露為霜」、「白露未晞」、「白露未已」三句則抓住了露珠結成霜,霜 花 又融為水,水在不停地蒸發這種漸變過程,形象地畫出了時間發展的軌跡,說明詩人天剛亮就來到河邊,直呆到黎明已過,太陽將升。試想,他兀自一人長久地徘徊 在清冷索寞的曠野,面對茫茫無邊的秋水,等人不見,尋人不著,其心情該是何等的焦急和惆悵!再如詩中對伊人所在地點的描寫,也是一章比一章清晰具體。
首 章寫「在水一方」,說得較籠統,次章寫「在水之湄」,說得較具體,說明那裡有水有草,三章寫「在水之涘」,是說伊人在那水草交接處的靠水一邊。由此推想, 伊人這時也可能就在對岸,正等待詩人的到來呢。這麼寫,不僅詩的意境有所擴大,詩人盼望與伊人相會的心情也顯得更為迫切了。
寫溯洄從之的 道 路,先是「道阻且長」,繼而「道阻且躋」,然後是「道阻且右」,這「長」、「躋」、「右」三個字的變換,就寫出這條道路不僅距離遠,而且坡度大,同時還曲 曲彎彎,並有險阻難關。這說明要由此去尋見伊人,的確困難重重。這裡越寫道路難走,就越能襯托詩人想見伊人心情之急切。
寫伊人「宛在水中央」、「水中坻」、「水中沚」,也是一步比一步具體。開始先寫出方位──河水的中間,進而點明是個小島,最後又說是水中的一片小沙灘。這雖是詩人的幻覺,但使人感到又很真實。詩篇通過這種疊唱的形式,表達出含蓄深長的意味,耐人咀嚼和玩賞。
詩 中除了描寫「蒹葭」、「白露」、「河水」這樣的實景,和懷人覓路這樣的實情之外,每章末句又以「宛在」一轉,用虛寫之筆闢出了一個想像和幻想的新天地,似 乎所懷之人就在眼前,可望而不可即。這種實虛相結合的寫法,把詩的意境開拓得更加寬廣,同時也增強了詩的抒情意味,把懷人者豐富而真摯的感情,表達得委婉 盡致。
蔣勳介紹
http://youtu.be/4PdCnlv2pDA
--
想把愛意傳達給心上人知道
但是彼此卻有許多顧慮
即使如此
我仍想把握當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